作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突泉县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自2013年投入使用来,坚持以“新农民+新产业+新模式”为发展思路,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在突泉县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里,菜农们正在忙着清除圆葱苗地里的杂草。种植户祖有生今年76岁,已经连续11年种植订单圆葱苗。
“我种植了10多年的圆葱苗,这个特别好管理,只需要拔草、浇水,而且种子和种植技术都由公司提供的,特别省心,适合像我这样岁数大的人,一年一个棚子能收入1万元。”种植户祖有生说。
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园区蔬菜种植规模,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突泉县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管委会引入圆葱苗订单种植模式。由于圆葱苗种植时间短,见效快,方便管理,且产量高,销路稳定,重要的是回收价格好效益高,非常适合劳动力低的农户种植,现在种植圆葱苗已经成为园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今年,园区共种植150个棚的圆葱苗,每棚的栽植面积有660平方米,回收价格每平方米均在17块钱,3个多月的时间每个棚收入都能达到1.1万元,今年园区整体有80多户种植圆葱苗。”突泉县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凤仙说。
在191号大棚内,温暖湿润的空气中馥郁的草莓香味扑面而来,一垄垄草莓秧上开满了白色小花,红彤彤的草莓点缀其间,十分诱人。种植户许红建正忙着打理草莓秧苗。
“今年种植了1棚草莓,是红颜九九,秧苗都是从丹东引进的,长势特别好,现在游客也很多,每天都有20多批吧。”种植户许红建说。
从元旦开始,许红建家的草莓陆续开始成熟,不少游客趁着好天气到田间采摘新鲜草莓,尝鲜的同时,也感受了田园风光乐趣。
“年年草莓成熟上市我都来采摘,这个草莓又大又甜,家人都特别喜欢吃,而且是咱们本地种植的吃着放心。”游客马艳飞说。
说起种植大棚的原因,许红建告诉记者,过去他一直在外务工,一年挣到的钱也只够日常开销而且还无法照顾母亲。2013年,突泉县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投入使用,他就搬迁到园区承包大棚种植草莓、香瓜、油桃等,收入很可观,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好。
“除了种植草莓外,还有种植了油桃、香瓜、小柿子,夏季还有蔬菜,我家一年四季都有水果采摘,一年算下来收入能达到10万左右。”种植户许红建说。
从露地粗放种植到大棚精细管理,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到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突泉县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和蔬菜种植传统优势,坚持把“产业富民”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棚室”经济,走出了一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发展之路,让“棚室经济”书写特色产业振兴发展的新答卷。
好评 ![]() |
|
0% | 0 |
中评 ![]() |
|
0% | 0 |
差评 ![]() |
|
0% | 0 |
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 | 智慧农业农业平台-加强乡村振兴建设 | 长三角农业网 | 中国绿色农业网 | 种植_中国农网 | 农业数字平台-全国联网 | 农业种植网 |